沿江高速金宁6标山江隧道进口右洞掘进突破2000m
中国正加紧布局虚拟电厂。
库存分指数为51.81%,环比下降0.57个百分点,连续3期处于扩张区间,电煤库存量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收窄。火电发电量3882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2%。
市场煤资源持续处于偏紧状态,坑口价格延续上涨态势。价格分指数为57.25%,环比上升1.84个百分点,连续6期处于扩张区间,电煤价格继续增加,增幅有所扩大。榆林和鄂尔多斯煤管票相继取消,主产地煤炭出矿环节效率有所提高,但供应量依旧受限,叠加结构性缺货,主产地煤市延续涨势,市场煤货源紧张状态持续。全国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930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64小时。本周(9月16日至9月22日,下同),发电量环比基本持平,供热量稍有增长,但仍处于低水平状态。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2499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67小时。煤电机组发电量和日耗环比开始减少。场内交易的价格是双边谈判的基础,场外交易可以约定非标准电力交易曲线,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对成本变动进行疏导。
随着现货市场的开启,电能量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价格,需要用户的计量表具有分时计量功能,除了少数大工业用户,广大中小用户和居民等并不具备分时计量的表计条件。同时,蒙西电力现货的市场规则允许新能源企业在评估实际发电曲线与保障性收购电量曲线存在较大偏差时,主动放弃中长期保价保量,以自主参与市场交易的方式形成合约曲线。蒙西电力现货市场价格形成过程公开透明,出清环节真实反映市场价格,事后在结算环节对新能源和用户等设置了风险防范措施,即当新能源、用户侧月度电能量结算均价超过或低于中长期合约均价一定范围时,进行相应电费的补偿和回收。中长期差价合同是财务合同,只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现金交割,即按照合同约定的各时段交易电量、合同价格与相应时段现货市场价格的差价进行现金结算。
日前预出清仅作为日前调度运行计划,不做财务结算。分布式新能源的业主多为自然人,享受国家扶贫政策。
在电力市场中,无论是发电曲线还是用电负荷,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因此,需要针对不同市场主体制定相应的偏差电量结算机制,以确保市场主体承担相应的平衡责任。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发布,电力行业向市场转轨的诉求正在加大。但双轨并行,意味着制度的内在冲突始终存在,何时转轨、如何转轨,是转型社会终须面对的一大重要命题。各电源在每个时段的实际发电量与其现货市场中标电量的偏差称为不平衡电量,应该按照不平衡电量结算规则进行结算。
外送电部分则视作关口处的负荷,同等参与蒙西电力现货市场的结算。也就是说,双边合同并非全部都是在电力交易中心进行集中交易的标准合同,先进行中长期合同结算,再以中长期合同交易曲线与实际发电、用电曲线的偏差进行现货结算,结算不平衡的责任便难以厘清,因而也会造成市场不公平问题,影响市场效率。从交易模式来看,蒙西市场设计采用实时市场全量结算+中长期交易差价结算的方式,这种方式与其他现货试点地区普遍采用的中长期交易全量结算+现货差量结算的方式差别很大。建设电力市场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力行业的生产、分配的效率,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如果在市场起步阶段过多地在市场规则中出现投机套利的空间,很难有效保障市场主体的利益,也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长期差价合同应该按照合同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差价结算。独立记账,分类疏导的做法使产生的每一项矛盾独立地暴露出来,从而为各个击破、逐步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在首批8个电力现货试点中,蒙西既不是起跑最快的,也不是基础条件最好的。从市场组织方式来看,蒙西现货市场有别于目前大部分现货试点地区采取日前出清+实时出清的方式,而是选择日前预出清+实时出清的方式。
在用户侧,蒙西推动全部用户侧主体以不报量不报价的方式参与现货市场结算,其中代理购电用户需与市场化用户一样无差别参与现货结算并承担偏差责任,居民及农业用户产生的偏差损益由全体工商业用户分摊或共享。但大范围改造计量设备投入巨大,会推高全社会用电成本。蒙西现货市场结算规则清晰地显示各类市场主体的经济责任,将促使各类用户申报曲线更加准确。中长期场内和场外多种交易和定价方式并存,同时,现货市场结算与中长期合同结算解耦,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中长期交易与现货交易对冲风险的功能。改革仍然在路上蒙西电力现货市场新规在设计上颇有亮点,比如高于多数现货试点的价格上限、实时市场全量结算+中长期交易差价结算的结算模式,以及日前预出清+实时出清的市场组织方式。尤其是蒙西新能源规模大,调节成本高,维护电力平衡产生的经济责任需要明确的市场主体来承担。
而此前暂停一年的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却带着全新的市场规则,开启了破冰双轨之路。国网能源研究院马莉等在《双轨制下电力市场建设的有关思考》一文中指出,独立记账,分类疏导,即明确各项不平衡资金的定义、计算方法、分摊和传导方式,以及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蒙西采取类似的做法,分析自身实际计量条件,通过确定各类用户月度典型曲线,使用全网负荷曲线反向推导拟合居民农业用户用电曲线。内蒙古受地理位置制约,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电价承受能力较弱,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存在较多不利因素。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用户侧不报量不报价不等于没有参与现货市场,用户参加现货市场核心的标志,在于用户相对于其中长期购电形成的偏差无论是曲线偏差还是总量偏差按照现货价格进行结算。近两年来,在能源危机、电力保供的倒逼下,市场化改革频频提速,电力市场建设任务更加急迫。
而彼时其他电力现货试点在进入连续结算试运行后也逐渐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不平衡资金是各现货试点的共性问题,甚至因此逼停了多个现货市场,引起了业内巨大震动。中长期交易既可以场内交易,也可以场外交易,场外交易可以在双边合同中约定更加灵活的交易价格,比如针对一次能源成本变动做出价格调整以分担风险和分享收益,双边差价合同也可以是兜底合同、不约定交易曲线,等等。如果把风险防范机制放在出清环节,整个市场都看不到真实的价格信号,未来干预机制退坡就很难。这些结算关系和电力调度关系在逻辑上不乱,不平衡资金的来历才会清清楚楚,同时也能促进市场主体理性地制定交易策略和进行各种电力交易。
在市场发展初期,市场成员的经验和认识不足,这种干预是必要的,当前蒙西现货市场设置的结算干预机制是一条警戒线,是对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的风险警示。自我国2015年出台中发9号文,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拉开大幕以来,计划与市场双轨制引发的问题不断爆发,2020年电力现货市场产生巨额不平衡资金深刻暴露出电力双轨制的结构性矛盾。
当前,首批电力现货市场纷纷进入长周期结算试运行,第二批、第三批现货市场的建设亦提上日程,但双轨之痛仍然难以触碰。用户全面入市还面临着技术性难题。
另一方面,最初蒙西现货市场的市场模式并不适合其电网特性和能源结构,蒙西电网东西狭长,区域跨度大,结构相对松散,负荷分布不均,网络阻塞严重,当时采取的全网统一价难以反映电能的空间价值,不利于激励负荷中心电源投资增长。市场主体是电力行业的力量载体,也是支撑国民经济的社会生产力,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制设计保障市场主体平稳适应市场竞争,是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健康前行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
如英国电力市场采用简化方法,模拟未安装智能电表用户的负荷曲线,从而实现电力市场交易的电量的准确计量和结算。新能源优先发电已转化为政府授权的中长期合同,但新能源出力不稳定,波动性大,在中长期合约中难以保证实际发电曲线与保量保价的电力曲线一致。每项不平衡资金独立记账,及时分摊、传导和结算,不设置资金池或不平衡账户,不得相互调剂。在近期的市场运行中,6月全网最高出清价格达1.71元/千瓦时,高峰时段平均出清电价0.567元/千瓦时。
对于这一问题,欧洲电力市场的实践经验值得借鉴。通过多种机制保护新能源利益,提升新能源参与市场的积极性,增强其市场信心。
但眼下的困境并没有阻挡蒙西突破桎梏的决心,今年6月,蒙西电力现货市场开启新一轮结算试运行,国内首个单轨制电力现货市场究竟如何运行,颇受业内关注。在出清环节公布真实的市场价格,能够引导市场成员对市场风险形成正确的判断,从而更好地调整其市场竞争的策略,当市场主体风险控制能力逐步成熟以后,风险防范机制会逐渐退坡。
我们正在对以上机组开展模拟测算,分析其进入市场后的盈亏情况。市场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行业的有生力量,需要获得合理的利润才能发展下去。